主页 > 计量历史 > 两汉时期 >
 
  • 1

    记里鼓车

   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 ,由记道车发展而来。有关记道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《西京杂记》: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,驾四,中道。可见至迟在西汉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2

    太初历

    西汉的《太初历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,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。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,一朔望月为一月,又称八十一分律历。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。太初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3

    地震仪

    世界上最早地震仪是 张衡 发明的。地震仪是铜铸的,形状像一个酒樽,四周有八个龙头,龙头对着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八个方向。龙嘴是活动的,各自都衔着一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4

    刘歆

    刘歆(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),成就律历度量衡单位制和单位量值导出体系的古代计量专家,古文 经学 的继承者,曾与父亲刘向编订《山海经》。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,而且在 校勘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5

    新莽青铜卡尺

    新莽卡尺,是 王莽 时期的一种测量工具,可以用来测量长度、直径、深度等。主要由固定尺和移动尺构成。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新莽铜卡尺,固定尺通长13.3厘米,固定卡爪长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6

    新莽嘉量

    新莽嘉量,一个量器里面包含了5个容量单位,分别是 龠 ( yu ) 、合、升、斗、 斛 ( h ) 。五量俱全,所以称为嘉量。五量关系为:2龠为1合,10合为1升,10升为1斗,10斗为1斛。器外还有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7

    黄钟律管

    在中国古代,音律学与度量衡分不开。朱载 堉 ( y ) 在研究音律学的同时,对计量学和度量衡的演变也做了考察。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,所以度量衡也和粮食密切相关:长度是用黍粒排

    详细信息

  • 8

    《汉书•律历志》

    《汉书律历志》记:以一黍之广度之一为一分。横排100粒黍,正合汉代一尺之长,约23厘米。 《汉书律历志》是我国古代度量衡史上最系统、最权威的著作。西汉未年,王莽篡权,为政

    详细信息

热门名词

  • 远古时期 黄帝、尧舜禹时期 夏商周时期
  • 春秋战国 秦朝 两汉时期
  • 三国时期 两晋、南北朝时期 隋朝

联系我们

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科普部
010-59196602 / 59196603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路麦子店街22号楼6层(100029)

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 (100013)